?華法林是目前臨床上使用最早、最多、最廣的口服抗凝藥,已被應用于多種疾病的抗凝治療,
如靜脈血栓栓塞性疾?。╒TE)的一級和二級預防、心房顫動血栓栓塞的預防、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換術(shù)和心腔內(nèi)血栓形成等,但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個體差異很大,劑量很難掌握,尤其是在使用華法林抗凝治療初期,極易導致嚴重的出血并發(fā)癥。據(jù)估計,服用華法林的患者中,每年有15.2%的人發(fā)生出血副作用,其中致命性的大出血占3.5%,不同個體間華法林穩(wěn)定劑量的差異可達20倍以上。
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的快速發(fā)展,大量研究表明,在我國華法林代謝酶基因CYP2C9基因*3等位基因型和華法林靶點基因VKORC1基因-1639G/A基因型與其抗凝療效密切相關(guān),不同基因型患者所需華法林劑量差異明顯。美國FDA于2008年對華法林的說明書進行了更新,強調(diào)醫(yī)護工作者要使用基因檢測以改善對個體病人用合理藥量的初步估計的機會。檢測可幫助優(yōu)化華法林的使用,并降低出血危險。
事實上,最近的一項很有說服力的研究證實:與未考慮個體基因多態(tài)性的平行對照組相比,考慮CYP2C9 和
VCORK1基因多態(tài)性的算法可成功預測華法林劑量(INR值1個月時超出范圍的比例為31%比42%,3個月時為30%比42%;有效藥物濃度時間分別為69%和58%
及71%和59%。
?
根據(jù)臨床算法和遺傳算法分別得到的華法林劑量的比較;遺傳算法提供的劑量明顯比臨床算法提供的劑量更貼近實際所需劑量。